AG旗舰厅
SERVICE PHONE
13899998888SERVICE PHONE
13899998888发布时间:2023-05-12 06:03:39 点击量:
AG旗舰厅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日前在华东师大落下帷幕。这项赛事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是面向全国本科生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高水平数学竞赛。此次比赛华东师大表现突出,获数学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非数学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获奖成绩位列上海第二,获奖等级和获奖数量上均创新高。
在华东师大数学组各等次获奖的6位同学中,有5位来自卓越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强基拔尖班。
卓越学院是华东师大2022年构筑的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特区,以“聚焦、交叉、颠覆、进步”为培养策略和研究模式,汇聚全球优质资源,鼓励大胆探索,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特别支持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和做法,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表示,学校主动承办各类重要赛事,组织和动员学生参加重大比赛,与全国优秀大学生同台竞技,不断提升学生的卓越意识。
近年来,华东师大在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各种赛事中不断创造佳绩,这得益于学校卓越的人才培养范式,实现了学科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成效。
数学强基拔尖班的学生,除了高考选拔,还可以通过校内遴选加入。本届5位获奖的强基拔尖班学生中,有3位是因为热爱数学,通过选拔转专业来到数学科学学院的AG旗舰厅。数学强基拔尖班采用小班制教学,单独编班,目前已招生4届,共有81名学生入选。
“以卓越学术支撑卓越育人,而一流的师资投身本科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吕长虹教授介绍,像强基拔尖班的学术班主任就“来头不小”——
2019级拔尖班学术班主任刘博教授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曾在顶级国际数学期刊发表一篇长达69页的论文,解决了数学指标理论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巨大反响;2020级强基拔尖班学术班主任陈苗芬教授,则是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查阅文献、自主思考、书写规范和学术道德等数学科研过程中所需的核心思维能力作为“科研加餐”列入培养计划。
在数学高年级组三等奖获奖者、2019级的杨鑫、陈龙宇看来,这些训练确实颇有收获。比如,研究班课程邀请各研究方向的老师们上拼盘课,挖掘他们科研兴趣;配备专门的学术导师,“手把手”带他们进行规范的科研训练;带他们“走出去”,加强拔尖学生间的跨校交流互动,开拓眼界。
此外,资深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开设“师说数语”讲座专门传授学习方法,青年科学家班主任也与同学们定期畅聊以涵养科学家精神。
由于拔尖强基班采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2019级学生从入校28人缩减到毕业时的12人,2020级从最初43人调整到目前19人,通过反复考察和分流,能留下来的学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
与对人才的严格要求和对专业的精准适配相比,谈起对学生的期待,两位班主任的理念又极为宽容。
在刘博看来,“无论他们是否选择科研这条路,只要学生们能成才,我就感到非常满足。”陈苗芬则说:“我只希望学生们通过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问到获奖是不是意料之中,这些“被数学选中”的同学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竞赛数学组指导老师、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文侠也认为,“夺奖功夫在平时”。
数学高年级组一等奖获得者、2019级拔尖班曹智浩同学说:“备赛时复习专业课上的解题技巧进行复习,结合真题训练解题能力。”非数学组三等奖获得者、经济与管理学部2019级统计学院夏佳怡备赛时面临专业课多、实习等多方挑战AG旗舰厅,但她依然有条不紊地做足了充分准备。
学校重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数学科学学院6位获奖学生共同的辅导员尹强说,“这些获奖同学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上,在各类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中,同样表现突出。”
以“超限”为思维引领育人创新,用“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华东师大在打造卓越学院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特区基础上,积极探索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创新,重点强调“重思维、超学科”,超越局限、界限和极限,超越离散知识点、单一思维模式和单一思维体系。
如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开展全育人培养方案,培养心怀“国之大者”、五育并举的拔尖人才,以使命为立足点AG旗舰厅,确定拔尖学生人生航标;
尤其重视以思维为立足点,重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如开展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培养,实施荣誉课程制度,推动小班化、探究式教学,探索非标准答案考核,实现超越知识点的传授,重视思维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科研为着力点,使学术研究成为学生基本体验。学校与中科院相关科研院所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推动顶尖大师、人才称号获得者担任导师或开设课程,设置大一到大四的进阶式学术训练计划,推动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组,100%和随时支持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此外,以个性为增长点,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机会。实施学分制和开放的选课制度,以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段、跨校选课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搭建平台,鼓励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和本研衔接培养。设计“科研素养提升”、“全球人文社科菁英”、“全球科技菁英”等特色境外交流项目,拓宽拔尖学生国际视野。
近3年,这些拔尖学生创新氛围浓厚、学术志趣坚定,斩获“互联网+”金奖、拔尖计划2.0“提问与猜想”特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400余项,超80%的拔尖学生毕业后前往国内外顶尖高校继续深造。
数学高年级组一等奖获得者之一、数学科学学院刘毅炜同学(右一)在颁奖仪式上
“今后会把数学的优势投入交叉学科的研究中,我可能会关注人工智能辅助的有机化学合成问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1级菁英班的非数学组二等奖获得者廖健寒说。
数学低年级组二等奖获得者、2020级数学强基拔尖班班长陆清颀觉得,这次比赛是对自己能力的证明,之后还想挑战难度更高的数学竞赛……
数学高年级组一等奖获得者刘毅炜以及低年级组三等奖获奖者陈欣然表示,未来要学以致用,从事一些数学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微信扫一扫